作者:周學森 信息來源:收藏快報






土家族是分布在我國湘西、鄂西、渝東南和黔東等地的一個少數民族,土家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活動和生活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創造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間藝術品。土家族地區地處深山,長期以來處于原始封閉狀態,民間習俗多保持著固有淳樸古風和濃厚的鄉土氣息,土家民間服飾及床上用品便是一朵獨具魅力的民間藝術之花。
土家民間服飾及床上用品主要工藝有刺繡、挑花、彩織等,其內容一般取材于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而更多勞動婦女創作的繡品,卻是按照自己的愛好和意愿,憑借對生活的觀察和感受而設計、制作的。她們將一些象征五谷豐登、吉祥如意的圖案繡于衣物、頭巾、鞋帽、枕頭、床單之上,用來美化裝飾自己的生活,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西蘭卡普”是一種土家織錦。在土家語里,“西蘭”是指鋪蓋,“卡普”是花的意思,“西蘭卡普”即土家人的花鋪蓋。人們往往在“花鋪蓋”前冠以“土”字,特指這項民間工藝所包含的土家族民族特點。土花鋪蓋自古受到土家族人民的珍愛,并將它視為智慧與技藝的結晶,被稱作“土家之花”!
關于“西蘭卡普”的起源,史籍中可見零碎的記載!逗鬂h書·西南蠻夷傳》所說哀牢夷“織文革綾錦”的“蘭干細布”,就是土花鋪蓋的前身,稱“武陵蠻”有著“織績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服”、“衣裳斑斕”的習尚,“武陵蠻”就是古代對土家人的一種稱呼。土家族長于織作的悠久傳統一直保留下來,直到改土歸流前后,不論男女還保持著“喜斑斕服色”的習俗。一般文獻上對于土花鋪蓋給予了諸種不同的名稱:清代同治年間的《龍山縣志》云:土錦“績五色線為之,色彩斑斕可愛。俗用以為被,或作衣裙,或作巾,故又稱崗巾!薄队理樃尽吩疲骸鞍卟技赐铃\。土人以一手織緯,一手用細牛角挑花,遂成五色”。所謂“崗巾”、“土錦”以及“土絹”、“崗錦”等皆指土花鋪蓋。
土家服飾主要款式是大衣大袖,滿襟,褲子腰大,褲管短,衣料多為自紡、自織、自染的土布,俗稱“家機布”。服飾圖案以棉紗為經線,各種顏色的粗絲、毛絨線為緯線,按圖案巧妙配色,手工編織、挑繡而成。服飾喜寬松,簡潔,重喜色。它質地厚實,經久耐用,色彩鮮明,大方美觀。
土家服飾體現了古樸的原始意味,充滿生活氣息,再現了人類樸實的情感。土家族繡品圖案的色彩鮮明熱烈。在色彩搭配上頗有講究,土家民間就有“黑配白,哪里得;紅配綠,選不出;藍配黃,放光芒!比指柙E,表明了土家繡品色彩對比強烈,喜用黑白襯托鉤提。各種鉤狀、鋸齒狀、梳齒狀、縫合狀、連鎖等邊飾,加上各種多角形的小花作為點綴,又以黑色襯底,以白色鑲邊。于是,主次紋樣由于黑白的襯托而顯得既是界限分明,又是連成一體。二是喜歡用暖色,大桔黃之類為基調,用于主要部位,具體配色又是變幻無窮的。土家繡品的圖案紋樣包括了自然物象圖案、幾何圖案、文字圖案等,其幾何圖案占有較大的比例,一些取材于自然景物的圖案,為便于彩織而使用方形、三角形、直線等組成的幾何圖形。
土家族姑娘準備出嫁時,不僅要親手繡制各種繡品,還要用木制織機制作美麗的“西蘭卡普”。
土家繡品是土家族婚俗中的主要嫁妝,客觀上是女家經濟地位的標志和女兒有無教養的憑證,在受人觀賞的嫁妝行列和任人品評的新房陳設中格外引人注目。因此,土家妹子出嫁時,新娘父母以精美的土家繡品陪嫁為榮,新郎家也以此來推測新娘針線活的巧拙賢愚!罢l家閨女好,繡工見分曉”。自古以來,人們就是以繡品的優劣,來品評姑娘是否心靈手巧。在土家地區,這種習俗一直保留至今。
在現代藝術高度發展的今天,土家繡品仍以其原始的美感和獨特的意蘊,使人們熱衷于欣賞它、喜愛它,使之成為一種熱門的收藏品,并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頻頻亮相于各種展覽會上。
土家繡品之所以吸引人們去欣賞,是因為它孕育了原始意味的、飽含生命力的美感,再現了人類樸實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