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女兒會”的文化內涵和現實意義 |
|
信息來源:土家族文化網
“土家女兒會”是土家族青年男女聚集在一起談情說愛的日子,后來就形成了習俗,有近400年的歷史,其發祥地在湘、鄂、渝三省交界的恩施市紅土鄉石灰窯村。每年的農歷七月十二這天,是傳統的“女兒會”吉目。舊時土家女兒平素不得出門,惟農歷七月十二這天云集于會,故稱“女兒會”。 一、“土家女兒會”的表現特征
與其它的聚會相比,“土家女兒會”特征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時間的固定性和周期性!芭畠簳钡臅r間通常是每年的農歷七月十二,這一時日是眾所周知的。
第二,地點的固定性和限制性。根據傳統,“女兒會”通常在恩施市紅土鄉石灰窯村舉行。后來,“女兒會”的范圍擴大了,恩施的其他地方如大山頂的響板溪,還有恩施以外的如五峰等地也舉行。因為“土家女兒會”是一年一次,機會難得,所以前來赴會的男女青年總數在萬人以上。這也就決定了舉行“女兒會”的地方要大而廣闊,而且要有樹林以利于談情說愛。
第三,參與者的平等性!芭畠簳毕鄬σ幎藭r間和地點,對其他的沒太多限制,只要是有興趣的青年男女都可以來參加,這在某個程度上也說明了“女兒會”的公平性。同時,這也不僅僅是年輕人的節日,也有一些年長者去參加,他們去的目的不是為自己找對象,而是幫年輕人找對象,還有的是去進行物資交換的。
第四,目的性較強。這些來自周圍州縣的男女青年來到“女兒會”目的很明確。他們來“女兒會”的目的大多是為了找對象!耙庵腥恕,也就是談情說愛。
第五,方式的含蓄性!巴良遗畠簳笔峭良覂号俳栉镔Y交換尋情覓意。欲覓對象的男子身背空背簍。假裝購物,看中哪位姑娘,便上前“購物”。在“討價還價”中,各顯才智,增進了解。如果那家姑娘不答應,就抬高價格,小伙子應知趣地走開。如果她對對方中意,她就把價格慢慢往下壓,她就是給對方一個暗示,我們可以進一步交談,也就表示姑娘有意相許。于是雙方退出鬧市,到街外的凈林或陽坡上“邊邊會”。
二、“土家女兒會”的來歷和形成的原因
一個民族的民俗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經濟的、政治的、社會的、宗教的、心理的、地域的、語言的等因素都有可能決定和影響民俗的產生和發展!芭畠簳钡男纬梢彩侨绱,有著政治的、經濟的、心理的、社會的以及地域等各方面的原因。
(一)“女兒會”形成的政治原因。相傳,該節日源于明朝末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那時候在鄂西南地區實行的是土司制度,它規定當地的土司有初夜權!芭畠簳笔峭良覌D女不甘忍受土司的蹂躪,為保守貞操,爭取性權利而自由自發斗爭逐漸形成集合斗爭的形式,這一時期相當漫長。隨著“改土歸流”,在封建制度的影響下,土司制度徹底瓦解,“女兒會”又成為反封建活動的表現,更為強烈,這是“女兒會”活動達到完全成熟的時期。
(二)“女兒會”形成的經濟、地域以及社會原因。土家人長期生活在山大人稀交通閉塞的環境,社會相對比較落后,男與女交往的圈子狹窄,形成近親繁衍的陋俗。姑舅表婚是當時比較流行的婚姻制度。突出表現就是“姑表親”,流傳的婚俗歌“姑家女,伸手娶,舅家要,隔河叫”,“老表、老表、撞到就搞到”。但是“姑舅表親是一種近親婚配,是現行婚配中最落后的一種,它嚴重危害著子孫繁衍和人類的健康發展!(《民俗學概論》)于是,人們自發組織“女兒會”,通過對歌,相識到相交,私定終身!芭畠簳痹诒苊膺@個民族近親繁衍造成惡果方面,有其不可磨滅的功勞。加之當時娃娃親、童養媳之類的婚約,嚴重束縛了青年男女的婚姻,“女兒會”更倍受歡迎。
(三)“女兒會”形成的心理原因。土家族的姑娘結婚的時候有一個習慣——哭嫁,是解放前十家姑娘出嫁上轎前邊走邊唱的?藜薷鑳热荻嗍强拊V自己的身世或家庭的苦難。新娘為什么要在喜慶的日千里哭個不停呢?因為姑娘出嫁,那她就與生她養她的地方、她的父母、爺爺奶奶等于是生離死別。從明天起她將會過什么樣的生活是不會知道的,甚至連自己的丈夫是什么樣也不知道,她是迷茫而恐慌的,過了門以后,當時土司還有個初夜權,這個對當時還是姑娘的土家女來說也是非?植赖。這些讓她們不得不長哭不已。而“女兒會”則是拯救這些土家女,讓他們爭取自己的幸;橐龅囊粋絕好機會。
三、“女兒會”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
“土家女兒會”體現了土家人女性意識的覺醒和性意識的覺醒,也是對封建社會寫的一大篇繳文。
土家人長期生活在深山老林里,和外界的陌生人交往很少,結婚大多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舅權制、氏族外婚,以及封建門第觀念、封建倫理道德等,還起著很大作用。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很多愛情悲劇。而“女兒會”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與別人認識的機會,他們以歌會友、以歌見美。這是女性意識進步的體現,也體現了社會的進步。同時,“土家女兒會”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封建婚姻制度的一種顛覆,七家男女青年在“女兒會”的種種表現,是對封建社會的脫冕。古人常說“食色,性也”也就是說吃飯和性是人類的本性和權利?墒钱敃r的土司卻肆無忌憚地霸占土家婦女的“初夜權”,是對土家婦女性權利的剝奪,也是不符合人性的。土家婦女意識到了這一點,于是集體結會反抗這種有悖人性的行為,這時候的“女兒會”是土家婦女不甘忍受土司的蹂躪,為保守貞操,爭取性權利而自由自發斗爭逐漸形成集合斗爭的集會。
“女兒會”不僅具有深劃的歷史意義,同時也具有很深的現實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一年一度的“女兒會”十分熱鬧,不僅當地青年來趕“女兒會”,就是湘、川、黔等省的來客也不少。參加“女兒會”的人不是光自己一個人去,他們大多帶了東西和物品去,互相交流資訊,男女之間互相贈送禮物,互相走親戚,街市上各種日雜百貨,山貨藥材,琳瑯滿目,應有盡有。還有一些是把酒劃拳……這樣就促進了這個地方物資的交換和經濟的發展。
現在的“女兒會”,已經無法恢復到過去那種盛大的場面了,但“土家女兒會”仍以大型文藝匯演的形式出現吸引了國內外各個地方的游人來參觀旅游!巴良遗畠簳比缃褚呀洺闪艘粋城市的品牌,也是一個城市的名片,已成為集民俗、文化、經濟、旅游于一體的綜合性的民族盛會。2005年,恩施市已將“女兒會”商標注冊,該市民族宗教部門也正想通過對“女兒會”源流考證、習俗及表現形式的發現、“女兒會”的藝文的采集等形式,系統地挖掘“恩施土家女兒會”,讓外人一看到“女兒會”就想到恩施市。
(二)“土家女兒會”對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維護社會穩定的意義
“土家女兒會”提倡戀愛自由和婚姻自主,遵循民主和自由的理念。也就是說,男女雙方完全是自愿相識相愛相許,而不存在一方愿意一方不愿意,這樣男女雙方的矛盾就相對較少,建立的家庭也更穩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現在社會和諧家庭的建立,也就促進了和諧社會的建立,維護了社會的穩定。
“土家女兒會”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了,然而,隨著社會的日益開放,現代文明像陽光一樣照射到每一個角落,這一傳統文化日漸衰落。也許再過幾十年,“土家女兒會”會出現兩個極端:一是隨著現代文明的滲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土家女兒會”和其他很多傳統文化一樣慢慢消失成為歷史,只出現在一些民族志上。二是被政府和文化部門所重視,加入現代文明的因子,讓它在保持原汁原味的精神內核的同時開出現代文明的花朵。我認為我們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采取有效措施來保護這種瀕臨滅絕的習俗,保護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恩施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傳承、保護和發展措施。如運用法律法規、成立“申遺”專班、成立“女兒會”傳承保護協會、政府主辦“女兒會”、將“女兒會”移植到旅游景點、把“女兒會”的商標進行注冊以及把“女兒會”等民族文化納入教學內容。我相信“女兒會”這種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一定能世代相傳并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曹毅《土家族民間文學》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 2.田發剛《鄂西土家族傳統情歌》,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 3.楊亮才等《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人民出版社,1985; 4.土家族簡史編寫組《土家族簡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5.陶立璠《民俗學概論》,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