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莊曉東 尹忠槐 信息來源:中華傳媒網
以網絡為首的新媒體傳播力量,為民族文化傳播注入了新的活力。民間網絡傳播力量的興起,重構了云南少數民族文化傳播體系。在民間網絡傳播力量中,網絡即時通訊工具、網絡社區、個人網絡出版等民間網絡傳播形式有力推動了云南少數民族文化的網絡傳播,特別是個人網絡的出版,代表了云南民間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網絡職業人的出現。本文從剖析民間網絡傳播的定義和特點出發,率先探討云南少數民族文化傳播體系里的民間網絡傳播力量的主要表現形式和主要特點,以及在云南少數民族文化傳播體系中的地位和影響,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云南民間網絡傳播力量未來對策的建設性建議。
20世紀90年代后期,網絡媒介在世界范圍內的普及,特別是數字技術的蓬勃發展促使文化傳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傳統意義上的收音機廣播、電視機在網絡傳播力量的沖擊下束之高閣;、快捷和方便等特點的網絡傳播后來居上,逐漸占據了民族文化傳播的中心一角。它們在民族文化網絡傳播中,作為一支重要的傳播力量登上了文化傳播的舞臺,在傳播民族文化、繼承民族傳統、構建民族現代文化方面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近年來,國內外很多學者對民間網絡傳播力量給予了高度關注和極高的評價。
那么扮演重要角色的民間網絡傳播其特征到底是什么?對民族文化傳播的作用又是什么?如何在官方網絡傳播下求得協調發展以共推少數民族文化傳播?作者以云南民族民間網絡傳播為例,探討了云南少數民族文化傳播體系里的民間網絡傳播力量。
一、民間網絡傳播概念的界定與特點
(一)概念的界定
網絡傳播作為新興的一種傳播模式,因其傳播的廣泛性、互動性和快捷性等鮮明特點,近年來在政府辦公、企業建構、個人聯系等方面得到了廣泛運用。而作為民間網絡傳播,在民族文化的繼承和傳播方面更是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民間網絡傳播概念的提出,是相對于官方和政府組織的網絡傳播而言的。它是個人因為個人愛好、興趣或者某種特殊情懷而建立起來的一種網絡平臺。在這種網絡平臺里傳者個人傳播上至國家大事、下至民生信息的官方內容,傳受雙方就某個相同的話題和傳者或平臺里的其它人互相交流,達成共識;或者在網絡上面得到所需信息和建議。近年來,民間網絡的傳播方式,其主要表現為騰訊QQ群、QQ個人空間、個人的BLOG、專業網站貼吧、個人所建的網站等方面。
(二)民間網絡傳播的特點
民間網絡傳播區別于政府性質的網站網絡傳播形式,也有別于企業尋求信息交流和形象展示的組織行為。它是獨立于政府、企業等組織之外的一種個人行為。它和政府和組織網絡傳播相比有著自己的特點。其表現是:
首先,傳播模式的固定性。作為民間網絡傳播,在有著自己獨特的傳播受眾和傳播內容,并且在傳播中自己擔任傳播者的角色,和傳播受眾進行一對一或一對多的雙向交流。他們是在相同興趣或話題的基礎下,建立起的一種“族群式的傳播”。這種傳播模式區別與官方性質網絡式的傳播模式,專業性和專一性更強。其表現為:傳者的個人性;傳播內容的專業性;受眾的專一性。 其次,傳播過程的互動性。在民間網絡傳播里,因為傳播模式的固定,有時候傳播雙方都是知道的,并且可能因此而互相熟悉。傳者和受者都知道對方是什么身份、文化、愛好等,使得雙方能在共識的基礎上互相探討和進行深度咨詢,達成雙方的彼此互動。它和政府網絡的傳而不動,傳而不應的單一傳播模式形成了鮮明對比。 再次,傳播平臺的對等性。在政府網絡下的傳播,傳播者以官方身份進行政策宣導和信息發布,信息接受者往往處在一種被動的地位,傳者或受者在傳播中是不平等的,這就造成了因為政府信任等問題傳播效果不佳的問題。受者因為對政府不信任而不接受政府網絡發布的信息,要么就接受其中一部分有用的信息,要么只是被動接受而不反饋。而民間網絡傳播,因為傳者和受者之間是一種對等的地位,也因為傳播模式顯得固定,傳受雙方信任程度極高,基本上造成了一對一的人際傳播模式,使得整個傳播平臺非常對等,不會因為傳者或受者某方原因而中斷傳播。
二、云南民間網絡傳播力量與云南少數民族文化傳播
(一)云南民間網絡傳播力量基本概括
隨著新興媒體的出現,特別是網絡的推廣,近年來云南民族文化傳播呈現出新的跡象和特點。傳統意義上靠口頭傳播或儀式傳承的民族文化,越來越在網絡傳播力量的作用下,迅速為外界所接受和了解。其中民間網絡傳播力量是其中最為最重要的一個部分。
云南地處中國西部,有著25個少數民族和15個獨有少數民族。民族的多樣性使得云南民族文化資源十分豐富。據調查,各個民族除了在自己政府網站和其它官方網站上宣傳自己的本民族之外,幾乎在每個民族中,不泛有著很多民間人士利用網絡宣傳自己本民族的風情風俗、禮儀宗教、婚姻婚俗等民族傳統文化。他們以旅游網站或者網站社區為平臺,宣傳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性文化。有的甚至個人開設了自己的民族網站。在網上發布帖子、圖象、視頻,介紹民族狀況,解答網上對本民族的疑惑。懷著自身對本民族的自豪感在網上宣傳自己的民族文化,用網絡傳播提升自身民族文化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在云南少數民族文化網絡傳播體系里,形成了官方網絡傳播和民間網絡傳播兩支力量并存的局面。
(二)云南民間網絡傳播力量構建的主要方式
(1)網絡即時通訊工具構建的民族文化傳播平臺
騰訊QQ、MSN是目前最為主要的通訊工具。云南部分少數民族網民通過網絡即時通訊工具和外面的朋友和網友取得聯系。在他們的聊天中,總是有意或無意地向外界介紹本民族的風情民俗和傳統習慣。有的甚至在自己的QQ空間里開設了自身民族的一些內容,內容包括民族傳統節日、風情、禮儀、民族歌舞和服飾等。網絡即時通訊工具成了當下云南少數民族文化傳播最普遍也最為常見的傳播渠道。
(2)網站貼吧構建的民族文化傳播平臺
我們可以在很多專業網絡平臺上找到名目繁多的各類帖子,這些帖子大多是針對某類共同話題而貼的。云南民間網絡傳播力量也積極開掘這片熱土,把它作為自己民族文化宣傳的陣地,在網站貼吧里專門貼自己少數民族的相關帖子,以宣傳自身民族文化特色和本民族地區的自然風光。在這方面,云南元陽梯田文化傳播工作室的馬俊勇就是一例。作為攝影愛好者,他經常把自己在元陽梯田的相關攝影貼在華夏攝影網和攝影天下等相關專業網站上,以達到同行對元陽梯田文化的認同和宣傳。
(3)網絡社區構建的民族文化傳播平臺
網絡社區是隨著網絡新媒體而誕生的,網絡社區是指包括BBS/論壇、討論組、聊天室、博客等形式在內的網上交流空間,同一主題的網絡社區集中了具有共同興趣的訪問者,由于有眾多用戶的參與,不僅具備交流的功能,也因網絡社區的虛擬性,使得這個平臺流露出的信息具備了集中、細化以及個性化程度特征,這些是任何傳統媒介所無法比擬的。
早期的網絡社區如BBS和討論組等就是企業和個人宣傳的主要場所,宣傳方通過發布信息等方式達到宣傳的目的,而對于云南獨特神秘的少數民族文化,也很早就有人利用這塊平臺進行民族文化宣傳、傳播民族特色文化。而這其中天涯社區的旅游休閑專欄最為明顯。在這塊社區里,每期都有著有關云南少數民族地區和文化方面宣傳文章和圖片,當然宣傳個人大部分當為旅游方面的“資深人士”,當然也有很多云南本地區的民間人士。他們利用網絡社區,在諸如天涯社區的旅游休閑、圖行天下、行走網、菊花論壇等欄目宣導和傳播云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
除了在BBS論壇傳播云南少數民族文化外,很多云南民間人士也開設了自己的個人博客,用來專門宣傳自己的民族和地區。例如:cacv 的博客,ouraim的博客等。這些博客以宣傳云南民族地區的自然風光、民俗風情和美食為己任,積極地傳播了云南少數民族文化。
(4)個人網絡出版構建的民族文化傳播平臺
相對于以上幾種民間網絡傳播方式,個人網絡的出版就帶有明顯的專業性和職業性。屬于專門的民間網絡少數民族文化傳播力量。他們以傳播民族文化為使命,自己創建少數民族文化網站,自己編寫網站內容、自己和網站受訪者互動,自己更新網站內容。與官方網站相比,他們自己承擔了傳播者的角色。在傳播過程中,既是傳者也是受者。這種以民間個人網絡出版形式構建的云南民族文化傳播方式,在云南民間網絡傳播力量中只是少數,但最具獨特性和專業性。而這種個人網絡出版的民族文化傳播平臺,在云南民間網絡傳播中,以云南石屏民間人士柏正強自己創建的花腰彝族網最為典型,花腰彝族網以專門介紹云南少數民族—彝族為主要內容。分門別類地介紹了彝族的風俗風情、民族歌舞、傳統節日和民族文學等。
(三)、云南少數民族文化傳播中民間網絡傳播力量的獨特性
云南因為民族的多樣性和民族文化資源的豐富性,涌現出來的民間網絡傳播可謂百花齊放,精彩紛呈。全國其它地方的民間網絡傳播力量相比較,云南民間網絡傳播呈現了以下的獨特性: (1)、民間網絡傳播力量數量眾多、且形式多樣。云南民間的網絡傳播力量是全國其它地方所無所比擬的。無論是虛擬社區、還是個人網站。存在的民間網絡傳播力量數量眾多,且傳播渠道形式多樣,從依托其它網站開放的論壇、貼吧、社區到個人的聊天工具QQ,個人空間的博客,甚至專業化的個人網站都能看到其云南民間對于云南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的身影。 (2)、專業性強、傳播內容主要是云南少數民族文化。云南民間網絡傳播力量大多以宣傳自身少數民族獨特風情和少數民族地主的自然人文風光為主,宣傳內容更集中、更專一。這些民間網絡傳播人士都懷著一種對民族的自豪感和責任感。義務地擔當民族文化的宣傳者,在網絡上常年累月地對云南少數民族文化進行宣傳,做出了較大貢獻。 (3)專業化民間網絡傳播人的出現。云南出現了以專門傳播云南少數民族為己任的職業傳播人,職業傳播人的出現是云南民間網絡傳播力量走上成熟和成型的一個標志,也是全國其它地方所罕有的。這種傳播人自己掏錢開設民族或民族地區宣傳網站,自己擔當網站負責人,義務地傳播民族文化和民族地區資源。這類民間職業傳播人士在花腰彝族網的創辦者柏正強身上體現的相當全面。
三、云南民間網絡傳播力量在云南少數民族文化傳播中的地位和影響
云南民間網絡傳播力量在云南少數民族文化傳播中的出現和成型,是云南少數民族文化傳播中近年來新出現的獨特景觀。它們的出現積極推動了云南少數民族文化的對內對外傳播。在這種力量的影響下,云南各地洲不斷涌現出新的民間網絡傳播力量。他們以個人的力量宣揚著云南少數民族文化,使得族外的更多了解他們民俗和民族傳統、也使得族群內的民族激起自我的民族自豪感,傳承民族文化精粹。概括起來,云南民間網絡傳播力量對云南少數民族文化傳播的作用和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作為官方網絡傳播力量以外的一支生力軍,承擔著云南民族文化宣傳的重任。
民間網絡傳播力量是以個人所能,自愿地對云南少數民族文化進行網絡傳播。民間網絡傳播相對于官方性質的網絡傳播,因為其帶有人際傳播的傳播模式,所以往往產生官方網絡傳播無法比擬的宣傳效果。很多民族外的人大多都是通過網上聊天、或者通過其他網站里的貼吧、以及旅游網的其它言論、帖子而認識了云南少數民族地區和文化。而這些地方正是云南民間網絡傳播力量的衍生之地。很大一部分人來云南旅游和認識云南獨特的民族風情也都是先瀏覽有關旅游網站,獲得大概認識后,又專門搜集網上官方或組織外的網絡傳播的介紹和評價。甚至在網上找到一個熟悉改地區和民族的網民進行深聊,以此獲得全面徹底的認識。從這方面看,網絡上民間力量就相當于傳播學中傳播群體里的意見領袖。他們對所需要咨詢領域的知識非常了解,且被群里的其它人所信任,是網絡群里云南少數民族文化領域里的意見領袖。
(2)、是云南少數民族文化傳播體系中正在崛起的深度傳播力量
民間網絡傳播相比于官方和組織性質的網絡傳播,是一種深度式的傳播方式。官方網站作為一種政府行為,其形式大多是宣傳民族地區的主要民族特色和旅游資源,其詳細程度和細節不及民間網絡傳播。對受訪者來說,傳播者是模糊的,甚至是虛擬的,沒有實在的個體。對受者而言,也是一種居高臨下的宣傳態勢,沒有親近度,也可能因為政府不信任而不相信政府官方網站上的傳播內容。而云南民間網絡傳播人士大多是云南少數民族文化領域里的資深人士,對云南少數民族文化非常了解,可以對一些民族文化里的細節問題進行詳細解答,也因為自己集傳和受一身,更愿意以一種積極的態度接近受訪者。更為重要的是,和政府網絡傳播相比,受訪者在民間網絡傳播里看到了傳播者本身。他和傳播者形成一對一的深度交流,這就相當于傳播模式里的人際傳播。傳播內容更深化和更細致。云南少數民族文化在云南民間網絡傳播力量下得到微觀式的深度傳播。
(3)、激發起云南少數民族的自豪感,有利于傳承和發揚民族文化。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新媒體的運用,民族的傳統性和科技的現代化一直是個矛盾。云南少數民族獨特的傳統文化也在媒介文化與現代文明沖擊下加以繼承和發揚。云南民間網絡傳播力量的在利用現代新媒體的技術下,宣傳和推廣了本民族的文化傳統。這主要表現在云南的民間網絡傳播力量,大部分是對本民族懷有自豪感的民間人士,他們以自己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為自豪,在網絡里自發地宣傳本民族的文化傳統,以激起本民族同胞的自豪感和榮譽感。他們愿意為傳承自我民族文化傳統做出貢獻,更愿意向人們提起自己的民族特色在行為上、在服飾上的種種表現。他們喜歡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就像花腰彝族網里的一個彝族女孩給網站站長留的言:“想當花腰新娘”所說的那樣。一些少數民族瀏覽過網絡上與他們自身民族相關的言論和圖片后,他們內心自然涌現出了一股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在以后的生活和習慣上總會自覺和不自覺地保持和繼承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在觀念上也可能反對本民族過于漢化,這就在民間自發地保存了云南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和傳播了云南少數民族文化特色。
四、云南少數民族民間網絡傳播力量的未來發展趨勢及其對策
云南民間網絡傳播力量在云南少數民族文化傳播體系里的興起和發展,推動和豐富了云南民族文化資源的傳播和發展。隨著新媒體的運用和民族經濟的發展,云南民間網絡傳播力量將會繼續發展壯大。他們利用的傳播渠道除了原有的依托其他網站開辟的專欄,自己的個人空間、網絡社區外,個人建立的民族文化傳播專業網站,將會是一股新的有生力量。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越來越多的人會加入到這一行列中來,自覺擔當起民族文化傳播民間職業人士。在傳播內容上,民族的專業性和文化性將會進一步加強。他們在網上形成一對一的深度交流,在微觀層面實現民族文化的細致傳播。面對未來新媒體的技術變局,如何在云南少數民族文化官方或組織網絡傳播下求得協調發展,是我們當下和未來面臨的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對于有著自身傳播模式和宣傳優勢的民間網絡傳播,我們認為應關注以下問題:
(1)民間網絡傳播力量應利用新媒體和新技術,順勢而為,因勢利導,廣劈傳播渠道。
21世紀,是科技日新月異,經濟發展變化迭起,信息更新日益加速的歲月。在傳播領域里,數碼技術、電子計算技術、網絡技術等信息傳播技術大放異彩。世界性的因特網打破了地域界限和國家疆域。QQ、BBS、博客、博客等一些網絡名詞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民間網絡傳播力量因順勢利導,因時運用,利用時下最時髦、受眾面最廣的傳播渠道進行民族文化傳播,像流行的博客、播客和應用廣泛的流媒體等等。
(2)、規避官方網絡傳播內容,另劈新徑 ,實行精細化傳播。
民間網絡傳播力量因為傳播空間的有限,不能進行面面俱到的宣傳和傳播。這就要求他們只能選取某一點進行精細化傳播,要么宣傳某個民族的傳統節日,要么傳播他們的服飾。面面俱到的宣傳效果可能往往適得其反,造成受訪者不感興趣。由于造成不專業的印象,致使受訪者的流失。官方網絡傳播,因為是專一化的政府網站,在內容面上更廣。但正因為面廣,必然造成度上不深,涉及一點,但不及其余,這就給民間網絡傳播力量留下了傳播的內容和發展空間。為此,民間網絡傳播應在深度上挖掘,對云南少數民族文化實行更精細化的傳播。
(3)、整合各種資源,多方合作,以豐富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內容。
花腰彝族網得以成功和順利運行,一是創辦人柏正強是計算機教師,熟練網站建設和操作,二是他的搭檔人楊定文是云南石屏縣宣傳部工作人員,他可以把縣里宣傳部彝族很多資料、圖片和視頻調來應用。個人網站的建立,缺乏技術支持和內容提供都是做不好的。云南很多民間網絡傳播個人,他們傳播的大都是自己所拍攝的一些相片和視頻,而文字大多是從官方網站下載下來的,這就造成了傳播資源的單調和雷同。民間網絡傳播要使自己的內容有些新的成份,就要學會利用自己身邊的各種資源,求得政府網站和攝影愛好者的支持和幫助,以及其它民間民族文化傳播人士的合作,共同推進,以豐富自己的民族文化傳播資源,保持傳播的全面性和專業性。
(4)、政府應積極引導,把民間網絡傳播力量看作官方網絡宣傳的有益補充。
對云南民族文化的宣傳,政府在網絡上應擔當起主要職責。但不可忽視民間網絡傳播的力量對云南民族文化傳播的積極作用。應積極引導、加以利用。民間網絡傳播力量在很多官方網絡宣傳不到位的地方存在著,并且因為自身的特殊性,影響和制約著云南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播。在云南民族文化傳播體系里,他們是一支看得見的重要力量,對云南少數民族地區和民族文化傳播產生越來越大的作用。近年來,因為他們的存在和崛起,很多網民通過他們了解了云南少數民族文化,接觸了真實豐富多彩的云南。面向未來,政府在自身網絡傳播方面予以完善和改進外,應鼓勵更多的民間組織和個人加深對本民族的了解,積極宣揚自己的民族文化,以引導他們從民族文化的深處進行宣傳和拓展,共同推動云南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播。
(作者簡介:莊曉東:中國人民大學博士、香港城市大學訪問學者;現任云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兼任云南省中國人民大學校友會副會長;國家社科基金《網絡傳播與云南少數民族文化的現代建構研究》課題主持人。尹忠槐:云南大學新聞系碩士研究生,國家社科基金《網絡傳播與云南少數民族文化的現代建構研究》課題組成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