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小面條 |
|
作者:田景全 信息來源:土家族文化網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的一天早上,花兒與鄰居平兒,一路去酉陽城郊區白鹿莊河打豬草。二人商商量量地走到車站飯店后面的河坎上,突然發現了一張黃色小方塊紙片。仔細一看,原來竟是一張飯店的面票。
兩人喜出望外,腦海里立即浮現出一碗熱騰騰的面條,小肚兒也不由得咕嚕咕嚕地叫起來。
那年月,孩子們總是饑腸轆轆的,過著飽一頓餓一頓的艱苦日子,見到這“天上掉下的餡餅”,怎不萬分激動呢?
昔日,到車站飯店吃面條,先要到售票處花0.12元錢和2兩糧票,買一張面票,再到另一處柜臺取面條。當顧客把面票給服務員時,服務員順手把面票丟向裝有半碗水的碗里,再把面條端出來擱在柜臺上,讓顧客自己取。顧客一般埋了頭,小心翼翼端到飯堂的長條桌上,坐在板凳上吃。
飯店后面,是一條河。河坎上,長著一棵樹。每天晚上,服務員便把碗里的水與面票(認為紙面票早已被水浸泡爛),一同潑向那棵樹下。
她倆發現的這張面票,正好掉在樹下的水麻叢里,沒被河水沖走。
花兒伸出微微顫抖的手,小心翼翼地用母指和食指拈起來,悄悄地拿回家里,用堿水洗凈,放在棉被里吸干,壓勻。取出一看,竟與新買的面票毫厘不爽。
怎么才敢走進飯店里去吃呢?她倆在飯店門口來來去去地走了好幾趟,就是不知如何進去。而兩人的心,卻像逃出籠的兔子,“咚咚”地亂蹦亂跳……
于是,他倆通過“發遲”(錘子、釘子、剪刀、布、包袱)決定勝負,輸家進去端面條。
同時出手,一盤為定。不料,花兒的袍袱(五指分開,伸出似袍袱,可包錘子和釘子)被平兒的剪刀(伸出二指似剪刀)剪破而輸。
花兒二話沒說,手拿面票就沖了進去,向柜臺上一遞,迅速端碗面就跑了出來,哪還敢擱放在店堂里的桌子上,“停前落板”地慢慢坐著吃呢!
她倆躲在飯店外面的黑墻角角邊,你一口我一嘴,“嘩啦啦”地喝起來。
不一會兒,就吃光舔盡了。
誰去還空碗呢?當然輪到平兒啰。她死活不去,但花兒卻不依不饒,非要她完成這一“艱巨”任務不可,因為花兒的心還在亂跳著呢。
平兒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手端空碗,悄悄瞇瞇地走到柜臺邊,閉著眼睛,把碗一放,旋即轉身,拔腿就跑。雙手還緊緊捂在胸脯上,狂跳的心差點沒迸出來。
她倆的臉紅一陣白一陣的,一連持續了好幾天……
幾十年過去了,現在,物質生活已十分富足!耙煌胄∶鏃l、兩人搶著吃”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了。
而今,每當談及那一碗小面條時,她倆都笑而不語,滿臉通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