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土家山歌列為第三批湖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
信息來源:石門新聞網
石門土家山歌是廣泛傳流于湘西北地區及湖北五峰、鶴峰等地的一種民間藝術表現形式,它產生于生活、產生于勞動,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易記易唱,旋律優美動聽,是石門土家人情感生活的見證,同時也是當地民情風俗和歷史的傳承,深深影響著石門人民,有著深厚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
為有效保護和傳承石門縣這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縣文化館組成了專題工作小組到羅坪、壺瓶山、磨市、雁池等多個鄉鎮進行了走訪、調查,采訪了代表性傳承人李育南、熊煙玖以及山歌手、老藝人等120人,搜集到山歌800多首,整理曲譜32個,組織專家組對該項目的基本內容、珍貴價值、瀕危狀況以及今后的保護、傳承等工作做了認真的研究討論。2011年8月整理成冊的材料報送至省文化廳,通過省文化廳、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專家組對該項目歷史淵源和重要價值的審定,認為該項目極具民族文化特色和歷史、文化、藝術等價值,決定將石門土家山歌納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并于2012年5月4日由省文化廳進行公示。
近年來,我縣為傳承、保護石門土家山歌這一民族傳統文化相繼開展了山歌大賽、山歌進校園、鼓勵傳承人帶徒授藝、編印《山歌集》等活動,相信石門土家山歌這一扎根在湘西北大山里的土家族傳統音樂將會綻放它的藝術魅力,傳之久遠。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