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心桃 |
|
信息來源:土家族文化網

長河渺渺歲月悠悠,歷史的腳步在從從容容與匆忙之間,瞬間已到了21世紀的初葉。中國土家族第一人:田心桃老師已是70多歲的人了。 田心桃老師作為土家族第一人,這是誰都無法否認的。她作為從中華民國走到共和國的一個土家姑娘,在湘西尚未解放的時候,她生活在湘西永順和平鄉的一個土家山寨里,因她的婆婆爺爺“帕鋪、阿巴”是說不了漢語的純土家人,田心桃便得益于從小就受十分純正原始古樸土家文化的熏陶,她的母親教她從小織“西蘭卡普”即“土家織錦”,堂祖父有時帶她上山狩獵,這些都是土家族的民族記憶特征。而她的父親在會土家語的同時又識漢文,這樣可教她習漢文化。
1945—1948年間,從江蘇、浙江、江西及長沙等地避戰亂來湘西的老師和學生以及文藝界人士,有時要舉行文娛活動。要她和本地的土家同學表演節目,而這些遠鄉異客又不懂土家話,往往也把土話當苗話和客話(方言)。且誤認田也是苗族姑娘,因為民國時期,苗族早已是全國認知認同了的少數民族。
其實,那時,生活在湘、鄂、川、黔四省交界的土家與苗、漢在外界社會看來是沒有區別的,但就其生活在本地的人群與社會又是大家明了的,因為土家自稱“比茲卡”。苗族為“伯卡”、漢族為“帕卡”。
1949年底,在永順專區教書的田心桃,認識了141師政治部李侃主任,就土家情況作了匯報。之后經李介紹,田于1950年8月到了湘西行署(沅陵),向行署領導王合馥介紹了土家的語言、風俗等細節。9月行署給田開介紹信到湖南省民政廳,省民政廳的鐘生盛、馬子谷、陳再勵先后接待了田心桃,并要田在接見過程中對室內物品用土家語演示。
沒多久,省民政廳和中南區民政部的領導帶田到了漢口的中南局,于是土家第一人田心桃與中南區少數民族代表住在一起,并于1950年9月15日獲得一個民族代表證,列席了中南軍政委員會的第二次會議。然而,田當時還是以苗族代表的身份參會的,因為土家還沒有承認,組織上認為田的外婆是苗族,先以苗族身份參會再說。
之后,田在長達半個月的與會期間,就土家社會情況向中南局的鄧子恢等領導匯了報。新華社、《長江日報》記者也采訪過田心桃,時任湖南省長王首道也曾看望過田心桃等代表。
9月28日,田心桃與其他中南區的少數民族代表團成員一道,赴京參加國慶觀禮。這天早晨,李維漢、烏蘭夫等領導同志及中央民院的學生前來歡迎,次日晚,政務院總理周恩來設宴宴請全國少數民族國慶觀禮團成員。北京飯店內,潘琪團長對周總理說:“田心桃代表,外祖母是苗族,祖父母是土家”。說完,田與周總理握手。
因為出席代表人多,此事未進一步展開。之后,田與中央政府林伯渠秘書長及蔡延鍇坐一席,席間林伯渠問田是哪里人?田答“湖南永順人,父親是土家”!坝理樔?李燭塵也是永順人,輕工部部長,你的老鄉呢,他今也來赴宴了,等下見了,我給你介紹”。
30日晚,毛主席設國宴,周恩來、劉少奇、朱德、宋慶齡、高崗、張瀾、李濟深副主席均出席了,李燭塵部長也來了,經林秘書長介紹,田與李部長用家鄉話親切交談,談了許多家鄉的人與事。
1950年10月1日上午9時,田早早地同代表們一同來到天安門前的東邊觀禮臺,10時,毛主席和其他黨和國家領導人登上了天安門城樓,朱總司令登上敞篷汽車檢閱三軍,之后,四十多萬人參加了盛大國慶觀禮游行活動,場面十分壯觀。
1950年10月14日,繼10月3日晚各民族代表在懷仁堂向黨中央毛主席獻旗、獻禮、獻演致敬之后,中央民委請專家、學者、教授,與各民族代表座談。田心桃提出的土家問題由潘淇團長匯報之后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視,著名的人類學、民族學、語言學專家楊成志對田進行了專訪,田心桃所提供的大量而詳實的原生態的土家文化實物為學者定論打下了基礎。
之后的10月20日,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羅常培教授又為土家第一人田心桃錄了土家語的系列語音。初步確定了“土家語是屬于藏緬語族!敝,田在人民大學教育?茖W習,1951年6月畢業,分配在中南民院任教。8月李德金、費孝通代表中央訪問團訪問中南區。田代表土家向費先生獻上了親手編織的“西蘭卡普”,并向人類學家費先生介紹了土家情況。
1952年12月,中山大學嚴學窘教授開始介入并深入調察土家,找到田心桃這位土家第一人記錄土家語,之后又到湘西永順的對山寨、和平的雙鳳棲、龍山的靚房、坡腳等地實地取證。
1953年9月,黨中央又派潘光旦先生的學生、留學美國的汪明禹教授與田心桃一道去湘西調查,之后由潘光旦先生執筆撰寫了《湘西北的土家與古代巴人》一文,證明了“土家不是瑤、苗、漢,而是歷史悠悠的單一民族”。之后語言學專家王靜如寫出了《關于湘西土家語言的初步意見》一文,從語言的角度實證了土家語為特有語種,汪明禹則寫出了《湘西土家概況》等學術論文,亦論證了土家為單一的少數民族。
此時,土家作為一個單一的少數民族,本來即將走出歷史煙塵的。然而,在專家調查材料以中央民委、中央民院的名義轉發至湖南省委征求意見時,情況發生了意想不到的逆轉。
1954年2月2日,以湖南省委的名義,電復中央“認為土家語言是湖南、廣東一帶的一種方言,是少數青年學生為了想得到照顧,所以要求承認土家是少數民族”為理由,否認了1953年的調查研究結果。之后,彭泊(土家第一“直人”,容后介紹)、彭勃、彭凱、彭司續、彭秀樞(土家第一“猛人”,容后介紹)、彭秀伋(土家第一教育家彭施滌之孫)、田劍秋、田荊貴、田桂、嚴平權等土家族有識之士,多方吁請。
1955年5月,中央民委、全國人大民委、中央民院、中科院等單位又一次研討,結果仍是土家為單一少數民族的意見。通知湖南省人民委員會,請他們提出意見,然而,湖南省人民委員會未作答復。
之后,土家人民強烈要求,中央根據土家人民的要求,1956年3月又派潘光旦教授再赴湘西永順、龍山以及川東、鄂西等地進行更為詳細的實地考察。在40多天考察時間里,潘光旦先生克服了年老多病等諸多不便,本著科學、嚴謹、向歷史負責的態度,進行了大量的土家原生態文化的取證與研究,還是證明了土家族第一人田心桃提出的土家立論,即土家族是一個單一的少數民族。
為了使湖南省的認識同中央統一起來。1956年5、6月間,中央復派謝鶴疇、湖南亦讓謝華參加中央、省、州聯合調查組。還一次地到永順、龍山等地調查。在實事求是的立論與客觀現實面前,謝華同志不再異議了,但心中還是有想法。
至此,也即是1956年6月,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周小舟聽了土家語錄音以后,十分果斷地說:“其他情況不要講了,就憑這種語言,土家就是少數民族,上報中央!”于是中央于1956年10月告知湖南,同意土家為一單一民族。
幾經程序,終于在1957年1月3日,中共中央統戰部代表中共中央發出文件,正式確定土家為單一民族。自此,土家族這個古老的、智慧的、歷經滄桑的、勤勞勇敢的、豁達友善的民族,在歷經數千年的歷史長河的滌蕩,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和奇特的口頭文學的方式,保持了民族的記憶特征,走出了歷史的煙塵,成為中華民族56個大家庭中的一員。
如今,田心桃這位現已在河南師大退休的副教授,從永順走出的土家人,以其真誠、直率、執著、傳奇的人生經歷,被人們譽為中國“土家族第一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