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明 學者型畫家文藝之集大成者 |
|
作者:瀟風 孫文靜 信息來源:土家族文化網

 畫作《山居圖》(四尺斗方)
 畫作《故鄉》 (四尺斗方)
 土家擺手舞。 (四尺全幅)
 武陵秋空。 (八尺斗方)
田明,一位文化藝術的探索者和追求者。他研究并傳播民族文化,認真嚴謹,碩果累累;他熱愛并研習書畫藝術,追根溯源,感觸筆墨,是當今文藝界集理論研究與書畫實踐之大成者。
因專家推薦,筆者一行不惜長途驅車前往湘西專程采訪田明先生。田明又名田紹傑,耳順之余。湖南湘西人,國家文化高級職稱,曾在教育、宣傳、文化部門工作40年,現為吉首市文化館研究員,著名的民族文化學者,中國實力派畫家,在國際國內學術界和書畫界頗有建樹和影響。
“我家里都是搞美術的!”田明先生滿臉自豪。的確,他出生于書香門第。爺爺是清末秀才,知名國學教師,畫得一手好梅花;其父田茹先生畢業于國立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師承徐悲鴻、張大千宗師,有“湘西北藝術教育之父”的美譽;同時,胞弟、女兒、兒子也均為美術學或文藝學碩士,從事相關工作。所以,田明從小受家里熏陶,幼承庭訓,在父親的嚴厲管教下,力學不輟,打下了較好的美術基礎。即使在那個特殊的文革年代,二十歲左右的田明,就多次獨自擔當繪制巨型毛主席油畫肖像的重任。他虛心好學,轉益多師,先后畢業于湖南高師、南京人口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院)中國畫專業,授業于龍瑞、陳綬祥等一代大家,勤學苦練,藝技日臻。
田明先生是一位以藝養心、以勤問道之人,對待任何事情都認真嚴謹、勤奮好學,在書畫藝術上更是如此。他最擅長的還是中國畫,早年在湖南著名大師陳白一先生門下學習工筆。1985年,他從工筆畫轉到寫意畫,以畫山水為主,并以新金陵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朱道平等為師。他愛湘西畫湘西,幾乎走遍了湘西的山山水水,收集了大量的各類素材,記錄了數以千計的人物和山水寫生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2011年,北京學苑出版社邀請田明將其中一部分寫生稿集結為《故園畫憶·湘西風情》,并以中英文對照出版發行,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韓啟德為其欣然題詞“故園畫憶”。功夫不負有心人,有耕耘就會有收獲,他的畫作在省及國家大小展賽中屢屢入選或獲獎。1982年,其作品《近山知鳥音》獲全國首屆少數民族美術作品展二等獎,被北京民族文化宮收藏,并受到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楊靜仁和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班禪大師的親切接見;1994年,《祝米酒》獲“中華民族書畫藝術大展暨表彰獎勵大會”最高獎,并被授予“民族優秀藝術家”榮譽稱號;1999年,《山那邊是!啡脒x全國美術作品展,《武陵深處》獲世界美術聯合會等14個國家藝術機構聯合授予的金獎;2004年,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和湖南美術家協會共同舉辦的“中國實力派畫家采風寫生創作團”成員,田明也是唯一代表個人被邀請參加的湘西本土畫家;2005年,國畫作品《春華秋實桐子香》在“第六屆(美術)民族百花獎”美術作品展覽中榮獲優秀獎;2008年,作品《霜葉紅于二月花》隨胡錦濤主席“暖春之行”在日本東京銀座中心美術館《日中友好藝術交流展》暨第25回墨美展展出。2011年,《五溪春秋》參加“紀念辛亥百年暨‘印象黃山’中國書畫名家作品邀請展”等等。
田明先生是一位學者型畫家,曾執教多年,文化功底深厚,知識淵博。在深入傳統的同時又走出傳統,以國學為本,并借鑒西畫水彩等多種技法,在傳統基礎上又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正如他的老師、著名國學家林冠夫教授所言:“田明兄畫筆下所顯示出來的韻與格不同凡庸,除了他的天賦外,這都與他一向注重傳統文化素養是密不可分的,‘功夫在畫外’就是這個道理!碧锩鞯漠嬜黝}材廣泛,人物、山水、花鳥均有涉及,尤擅小寫意山水。因其曾先后修業于南京和北京,所以畫作既有北派畫風蒼茫渾厚的大器,又不失南方華滋潤澤的秀麗。他認為,湘西自古為荒蠻之地,湘西的山水更沒有現成的表現技法可依,自己是在嘗試探索一條表現湘西山山水水的新路子。他強調畫面的文化性和書寫性,也重視美術本體的繪畫性;他既追求傳統文人畫的“雅”,也不忽視大眾欣賞的“俗”,雅俗共賞是田明畫作鮮明的個性特點。業內人士評價“清麗而不失端莊,秀雅中透出中正”,素有“湘西山水第一人”之戲稱。田明先后在南京、深圳舉辦個人畫展,均引起了較大反響,獲得了廣泛的贊譽。2011年冬,他應張家界火車站的邀請,為其貴賓候車廳繪制巨型畫作。僅僅不到二十天的創作期限,田明就完成了兩幅高3米、寬5米的湘西小青綠山水和民族風情人物畫各一幅,吸引了許多人慕名前往觀賞,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張家界窗口的又一新亮點。
田明先生的繪畫藝術是與民間文化傳統分不開的,他一手伸向文人傳統文化,另一手伸向湘西的民族民間藝術,并擅于把民間傳統與文人傳統結合起來。早在田明的青年時期,那個特殊的年代使他有機會近距離地接觸到社會的最底層,結交了眾多的民間藝人。他常常為鄉親們造像、描繪家具嫁妝、畫梁(建房)、寫對聯等,鄉鄰鄉親的紅白大事都少不了他的身影,耳濡目染,受益匪淺。他厚積薄發,近十多年來,他以美術理論和民族文化研究為主,出版有多部專著,其中民間美術專著《土家織錦》獲得了中國民間文藝政府最高獎第九屆“山花獎·學術著作獎”、 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IUAES)第16屆大會“最佳獎”以及2012年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頒發的“湖南省首屆文學藝術獎”,令人刮目相待。與此同時,他還廣泛地探索湘西其它各類民族文化現象,民俗空間、手工技藝、音樂舞蹈以及巫儺祭祀等均有涉及。在文化的自覺中,不斷保護和繼承湘西少數民族文化遺產,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創造力,為見證中華民族多元文化有積極意義,對增強各民族間的團結,構建和諧社會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他不僅是湘西州及吉首市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的專家,2010年還被評為湖南省“搶救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大杰出人物”。而他的畫作《有一支古老的歌》顯然就是民間傳統與文人傳統結合創作的結晶,二維的造型,四維的時空;壁畫的構成,傳統的線描,再加上土家織錦那樣的斑斕色彩,將湘西土家“社巴”(擺手活動)的不眠之夜表現得淋漓盡致。此畫在北京和港澳的藝術博覽會上一亮相就頗受關注。
書畫藝術強調繼承和發展,沒有繼承等于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蒼白無力。沒有發展則缺乏生命力,老氣橫秋,暮氣沉沉?刺锩髦,不論山水還是人物,不論是尺幅還是巨制,點線之間,若具風神,氣象萬千,有一種欣欣向榮的向上精神以及厚實的文化內涵。田明先生不愧為當今文藝界之集大成者,他不僅傳承了湘西少數民族古老的文化,更繼承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書畫藝術,愿這位認真勤奮的學者型畫家在藝術之路上越走越好! |
|
|
|
|